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
2025年以来,A股公司奔赴港股上市的热潮持续升温。3月10日,赤峰黄金(600988)(600988.SH,06693.HK)正式登陆港交所,成为今年第一家“A+H”上市公司。
除了已上市的企业,排队等候的A股公司也不在少数。截至2025年3月底,已有10多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申请在香港上市,包括蓝思科技(300433)、江波龙、先导智能(300450)等。此外,赛力斯、兆威机电、三只松鼠(300783)等也已公告拟在香港上市。
这股热潮背后,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A股对H股的高溢价。国泰君安(601211)的数据显示,截至4月8日收盘,在151家“A+H”公司中,全部是A股较H股溢价,其中,安德利(603031)、弘业期货、浙江世宝(002703)的溢价率超过300%。
有市场声音认为,南下资金或将是拉低AH溢价的主要力量。兴证策略表示,2020年以来,AH溢价已经与南下资金流入节奏表现出极高的相关性,南下资金已成为影响港股定价的关键力量。
A股公司加速赴港上市
2025年以来,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。
4月6日晚,兆威机电公告,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(H股)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。兆威机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微型传动系统、微型驱动系统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,目前还涉足具身智能领域。
4月3日晚间,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,已向港交所递交发行H股股票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,旨在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这一国际化平台,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,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,拓展海外市场业务,探索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。
这仅是近期A股公司冲刺“A+H”的冰山一角。统计显示,截至4月8日,已有超过30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或正式发布公告拟香港上市,龙头公司带队更是成为常态,其中宁德时代(300750)总市值最大,恒瑞医药(600276)、海天味业(603288)、东鹏饮料等市值也超过1000亿元。
在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看来,龙头企业考虑“A+H”模式的原因有多方面,包括港股市场为出海企业提供国际资金与品牌曝光,助力全球化战略;港股IPO审批流程缩短,百亿港元市值A股公司可获快速审批;港股市场下半年以来市场估值和流动性持续改善。
欧振兴预计,今年新股市场将继续保持畅旺,在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触发市场对中国企业估值重估后,之前低配内地与香港股票的基金重新部署,即使近期接连有大型企业配股集资,港股大市仍然有逾2000亿港元的成交额,反映长期资金在持续流入港股。
2024年10月,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宣布优化港股IPO审批流程,符合预计市值达到100亿港元等条件的A股公司,审批时间大幅缩短。
“近年港交所持续优化新股市场,包括降低‘A+H’上市的市值及持股要求,便利A股发行;中国证监会也优化了境外上市备案审批,以宁德时代为例,短短25天即完成审批。”欧振兴说。
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邓浩然介绍,对于合资格的A股公司,两家监管机构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,而各自的监管评估将在30个营业日内完成,较其他申请的时间少约10个营业日。“新措施有助优化上市申请的审批效率和透明度,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。”
估值差异的市场逻辑
在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的背后,“同股不同价”的现象日益凸显。以3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的赤峰黄金为例,截至4月8日收盘,赤峰黄金A股较H股溢价35.89%。这在2025年的A+H队列中已算“温和”。
据国泰君安数据,截至4月8日收盘,在151家“A+H”公司中,溢价率超过1倍的有58家,占比达到38.41%。浙江世宝、安德利、弘业期货、复旦张江、南京熊猫(600775)等溢价率更是常年在200%以上。
A股较H股普遍溢价的背后,有着复杂的市场逻辑。
年利达合伙人及股权资本市场业务部大中华区主管许文嘉认为,当中有多重原因,例如投资者结构的差异、两地市场流动性的差异、资本流动限制的差异、税收与分红的差异以及政策环境的差异等等。
青波鸣资本董事长习青青则强调主要与流动性差异有关,在这波行情之前,港股每天成交量就1000亿港元左右,而A股达到上万亿元,流动性好肯定更有议价权,所以A股较H股存在溢价很正常。
市场分析人士桂浩明表示,这种溢价有历史因素。A股尽管现在不断对外开放,但相对较为封闭,而H股在香港上市,面向全球配置。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与全球配置市场相比,股价必然存在差距,这是由市场本身特征所决定的。
此外,中国境内企业到香港这个离岸市场上市,离岸市场的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。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为离岸市场的“离岸折价”,因为香港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了解有限,尤其是一些地方性中小型企业,即便信息披露完整,也会因为地域等因素存在隔阂,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导致H股价格折价。
“从现状来看,香港市场尽管今年股价涨幅较大,但总体而言估值较低,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一个价格相对便宜的市场。在这种情况下,A股公司到香港增发股票或发行股票必然会受到一定制约。尽管蜜雪冰城等公司反响较好,但市场接纳能力有限,来的公司多了,配置能力不足,也会形成某种折价。此外,香港市场对一些制造类企业的估值也不高。”
流动性差异会直接投射到估值体系。在某中资券商投行部负责人看来,港股机构习惯用企业价值(EV)/EBITDA(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)估值,A股更喜欢PE(市盈率)讲故事,他们曾建议某新能源企业拆分海外业务单独赴港上市,但因“港股给不出A股的赛道估值”作罢。
赤峰黄金在赴港上市的过程中,也明显感受到了两地市场投资者关注点的差异。据透露,在路演过程中,外资机构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矿产成本、美元汇率风险以及JORC标准储量等方面;而国内机构在调研时,则更关注金价的不断突破以及公司是否有国企概念等因素。国内市场对黄金价格上涨的预期以及对国企背景的认可,使得A股投资者对赤峰黄金的估值更为乐观。而外资机构对成本、汇率等风险因素的担忧,使其在对赤峰黄金进行估值时更为谨慎。
另一方面,光大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表示,不同行业在两地的溢价率也不尽相同,传统上券商股、航空股、基建股等普遍存在高溢价,而部分资源股、原材料股、家电股则属于溢价较低的板块,例如海尔智家(600690)A股相对H股的溢价率在20%至30%之间,美的A股相对H股溢价约一成多。
对于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来说,如何应对这种估值 “双城记”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此前曾有某消费电子企业因港股估值低迷,暂缓分拆海外子公司上市,表示“不想让优质资产在港股贱卖”。
对此,许文嘉认为,A股公司可通过优化投资者关系、提高分红、加强国际化布局等措施,应对H股的估值压力。部分行业(如新能源、电动汽车等)可能逐步获得全球定价的影响力,但整体上H股的定价权仍需与投资者结构、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流动政策等多重因素相配合。
“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,其投资者中会有外资,并非只有内地投资者。企业既然选择来到香港上市,那么它们理应已经做好心理准备,清楚自身估值会与在内地时存在差距,也明白出海对于公司的机遇。”欧振兴说。
“同股同价”还有多远
今年以来,在估值优势、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、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因素影响下,港股表现整体好于A股,恒生AH溢价指数也开启新一轮下行,一直降至3月19日128.31点的低点。意味着在“A+H”阵营中,当时A股整体相对H股溢价不足30%。
习青青表示,今年港股交易量升上去之后就没降下来,正常来讲,交易量越高估值越高,所以从资金的势头来看,会不断缩小两地估值差。“现在南向资金每天上百亿流入港股,肯定会成为修复港股估值的重要力量。”
来自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,从整体资金净流入角度,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7440亿元,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,2025年开年前两个月大幅净流入2615亿元,不同于以往大涨期间南向资金放缓,本次呈现指数上行和南向资金共振,为港股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支持。
从交易额占比来看,南向资金成交额/港股成交额自开通以来趋势性提升,2024年以来明显加速,当前南向资金交易额占港股主板平均已突破30%。从持股占比角度,南向资金持股占港股的比例也呈现趋势性上升,当前为10.9%,相比2021年初的5%明显提高。
中金公司的数据同时显示,南向资金的配置偏好主要有两类,一类是具有更高股息率的红利资产,其中中国电信、中国神华(601088)南向资金持股占流通港股的比重超50%;另一类主要是从稀缺性角度,配置A股相对缺少的市值较大的互联网等“软创新”板块,以及部分生物科技标的。
另一方面,外资机构也在逐渐调整对A股公司的定价逻辑。
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,由于AH溢价接近历史低点,在岸公募基金H股持有量处历史高位,以及宏观经济出现一些改善迹象,其认为AH溢价可能逆转。过去3个月AH溢价收窄约20%,目前已接近5年来低点。不过,其认为很难预测地缘政治将如何演变。
“同股同价”还有多远的话题,也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欧振兴认为,长远来讲,随着两地互联互通越来越频繁,价差有机会慢慢消失。许文嘉也认同,A股与H股价差未来会收窄,但完全趋同尚需时间,取决于资本流动方向和投资者结构等多重因素。
王宗豪认为,由于港股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增加,与外国主动型基金持股比例(按持股量计算为11.2%)相似,正常化的AH溢价可能低于过去水平。不过,由于A股流动性和股票成交量通常更高、A股缺乏做空机制,以及本地投资者自由进入市场存在一些障碍(如账户适当性要求),一定程度的AH溢价仍会长久存在。
在桂浩明看来,南向资金会对改变当前状况起到一定作用,但期望不能过高。例如,南向资金并没有有效解决各大银行股H股价格较低的问题,以国有银行股来说,它非常符合香港当地投资者的偏好,有稳定的现金红利,信用良好,是他们青睐的股票之一,且股息率较高。即便如此,折价现象仍然存在。
上一篇:稳市祭出组合拳
下一篇:指南针股票客户号的查找方法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