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一带,商户接到城管上门通知,要求红色、蓝色、黑色的商铺招牌被要求更换颜色。4月7日,有商户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,其红色招牌已经更换颜色。
三河市城管部门回应称,禁用红色、蓝色、黑色底色的门头牌匾“是市政府城市规划的要求”。
网络截图
近日,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三河要求所有牌匾不能使用红色,城管口头传达,没有任何依据。商户需自行拆除,替换也没有补偿,一时原因成谜。
3月20日,一位应要求将红色招牌改为蓝绿色招牌的老板发布视频提醒:“广告牌更改颜色,各位顾客别走错。”
4月6日,有网友晒出照片,显示三河市一家蜜雪冰城的招牌换成了灰黑色。7日,该店工作人员对媒体称,此前有城管人员上门通知,说红色门头不让用了。工作人员表示,对方只是口头传达。
网络截图
7日下午,燕郊一家红色门头的连锁眼镜品牌店工作人员对极目新闻记者证实,他们也确曾接到城管上门口头通知,红色的招牌必须更换颜色。
4月8日上午,河北三河燕郊开发区一蜜雪冰城店工作人员称,该店的招牌改成了绿色的,“城管说靠大路口的所有门头都不让用红色的。”工作人员称,靠大路口的(店门招牌颜色)都改了,不是靠大马路的就没有改。
据大风新闻报道,三河市城管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解释道,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,除红色、蓝色、黑色的门头牌匾底色以外,其他颜色都可以,“有关部门会有文件下发的,到时候会在公众号上推送。”工作人员说,“对,文件还没有,就是先行一步再改这个东西,按照城市规划。”
相关要求和措施何时实施?三河市政府办一工作人员电话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,“我们这儿也不了解这个(情况)”。
商户招牌禁用“红黑蓝”三色
城市管理不能如此“无厘头”
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
城市管理部门要求商家更换招牌,通常有着特定的考量。或是为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,打造统一有序的商业风貌;或是出于安全因素,避免招牌因老化等问题对行人造成伤害;又或是为了配合特定的城市规划,实现区域功能的优化;比如,某些历史文化街区为保持传统的面貌,会对招牌风格有所限制。
但是,三河市的这次招牌调整,没有理由,只挑颜色,且针对的是红色、蓝色、黑色这些最常见、最基础的商业用色,这种要求实在令人费解。有网友就晒出了一张“黑灰色”底的蜜雪冰城门头牌匾。一旁的门面牌匾上写着“三河XXXX”,看上去相当违和。蜜雪冰城是全国知名的连锁茶饮品牌,其标志性的红色招牌早已深入人心,成为品牌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强烈的识别功能和商标意义。还有一些开了多年的老店,就是靠着大家眼熟的招牌留住熟客,招揽新客,突然更换招牌颜色,可能削弱其辨识度,对商家经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。而且,商家更换招牌,不大不小也会承担一笔费用,如果没有充分正当的理由,难免会感到困惑和不满。
更令人质疑的是,据商户反映,这项“三色禁令”竟然是由城管工作人员口头传达,既不出示相关文件,也不提供法律依据,更谈不上给予商户合理补偿。当地城管局也承认,目前还没有文件,就让商户先行一步开始改造。这种极度不规范的工作方式,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。政府部门出台任何影响民众权益的规定,都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的执行程序,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。“我说你就听、我令你就改”的管理,难以服众,更显得儿戏,很容易引发群众不满,让人质疑规定的正当性和合法性。
商店的门头招牌,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标识,也是城市面貌的组成部分,反映出的是城市的风土人情、商业活力和文化特色,确实需要合理规划,不能任其野蛮生长。但管理应该建立在科学、合理、尊重商业规律的基础上。莫名其妙地将红蓝黑三色排除出招牌用色之外,这种“一刀切”的做法未免过于简单粗暴。城市管理应当以服务为导向,而非制造不必要的麻烦。“拍脑袋”一样的决策,无端增加了经营者的成本负担,也可能引发公众的抵触情绪,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。
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,要以服务公众为核心,出台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规定前,都应该多做调研、多听民意,有明确的标准和合理的流程,执行过程应当公开透明、规范有序,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者模糊的“城市规划”就任性为之。当地相关部门应该正视这一问题,给商家和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,充分尊重公众对于公共政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,只有将城市治理建立在法治、科学、民主的基础上,才能避免出现“无厘头”的决策,与市民一起共同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。
原标题:《三河市燕郊商户被要求招牌禁用红蓝黑三色!商户称已接到通知,一蜜雪冰城已变绿》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