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7日消息,专注苹果的科技记者马克・古尔曼发文认为,在美国当局最新关税政策下,苹果公司仍然不会在这几年内将 iPhone手机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,主要是因为成本太高。
从成本层面来看,美国的高昂劳动力成本是苹果难以承受之重。如果iPhone在美国投产,其产能将大幅缩减,而且美国当地的劳动力成本高昂,苹果必须支付符合美国标准的薪资,这些成本都将会转嫁给消费者,苹果最终会提高iPhone的售价来维持运营。
据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测算,美国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。路透社则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,如果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,iPhone16 Pro Max的在美零售价将从现在的1599美元上涨到2300美元(约合16750元人民币)。
今年2月,苹果公司曾承诺,在未来四年内在美投资超5000亿美元,包括在得克萨斯州开设人工智能服务器工厂,以及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小规模生产芯片,希望借此说服特朗普政府将苹果公司产品排除在关税清单外。
有分析师表示,在美国新建造一座工厂需要四到五年时间,就科技制造工厂和其他类型工厂而言,美国甚至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基础以支持建厂。
除了iPhone,苹果在美国生产其它产品也没有任何可能性,因为这些品类都是小批量生产,不需要投入海量工时和太多的劳动力。
2016年特朗普首任当选后,苹果曾探索在美国组装iPhone的可能性,但因成本翻倍而放弃。据当时分析,仅组装环节成本可能从4美元/台增至30-40美元/台,若全供应链转移,iPhone售价或翻倍。
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,苹果公司开始推动供应链多元化,包括将部分手机和耳机生产转移至印度,将部分耳机、手表和电脑生产转移至越南,并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增设电脑产品生产线。但特朗普政府计划普遍征收高额“对等关税”,无疑将重创苹果公司的供应链。
古尔曼还认为,苹果公司会与其供应链进行谈判,让这些供应链公司给予苹果更低的定价;或进一步调整供应链,将组件供应商 / 产品组装商分散到全球各地来应对关税挑战,以便苹果公司在美国当局最新关税政策下仍可以保证利润率。
去年8月,据外媒gsmarena报道,苹果公司宣布,即将推出的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系列将在印度制造,预计将推动印度在全球iPhone产量中的占比从14%增长至25%。
另据媒体报道,苹果公司正考量在巴西扩大iPhone的生产线。富士康位于圣保罗州 Jundiai 的工厂,此前已组装过iPhone 13、14 和 15 型号,近期开始组装 iPhone 16。
有话要说...